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537|回复: 106

财务专业之财务软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0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我发现我们论坛里,技术专业类的模块没有,现发一个有关财务方面的,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 7:36:0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核销管理(F3-2-4)
[BR]    核销是指将相互对应的各种单据进行勾对,主要包括到款结算、预收冲应收、应收冲应付和应收款转销业务、付款结算、预付冲应付、应收冲应付、应付款转销。
[BR]





[BR]核销基本操作:          
[BR]    单击核销日志-查看,出现过滤框,在过滤框中输入条件确定后,出现核销日志主界面,核销日志窗口列示了所有满足条件的核销记录。如要进行反核销,首先双击核销日志左边的“选择”框,选择需要反核销的单据,点击“编辑”菜单中的“手工反核销”按钮。
[BR]
[BR]核销序号:核销时系统自动给予的顺序号,同一次核销的单据有相同的顺序号。
[BR]核销金额:指本次核销时的金额,而不是单据累计核销金额。
[BR]单据余额:单据的未核销金额。
[BR]单击核销按钮(绿色对勾),进入核销过滤条件框,选择进行核销的核算项目类别及代码等,系统列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待核销记录。用户也可以输入合同号,则系统自动过滤出相应合同号的记录,可以按合同号进行核销。在过滤框中输入其它条件,确定后出现核销管理的主界面。
[BR]注意:核销处理时,系统提供了按金额、存货数量、应收单号三种核销方式,针对每一张单据您只能选择一种核销方式。
[BR]注意:核销处理时,一般按相同币种进行核销。如应收为美元,则收款也应为美元,应收、付为人民币,收、付款也为人民币。对于应收、付为一种币别,而收、付款为另一种币别的业务,则必须在录入收、付款单时录入相应的结算币别与结算金额。
[BR]
[BR]核销类型栏中反映了核销的几种类型,包括到款结算,预收冲应收,应收冲应付、应收款转销、付款结算、预付冲应付、应收冲应付、应付款转销。下边两个列表框中分别列示了满足条件的应收(付)、收(付)款的单据金额、未核销金额及本次核销金额。
[BR]注意:本次核销金额系统自动默认为未核销余额,您可对其进行修改,修改后系统将按您指定的金额进行勾对。如不指定系统会自动调整本次核销金额,进行部分核销。(上图中收款中的折扣金额指收款单录入时的折扣金额、汇兑损益或其它折扣金额,应收中的发票或其它应收单本次核销金额应等于收款中的本次核销金额加上折扣金额。)
[BR]  选择相应的核销类型,在需要核销的单据前打对勾(可以选择多个单据),然后按“核销”键(绿色对勾)。核销完毕,完全核销的单据将从核销管理主界面中消失,部分核销的单据余额将自动显示在未核销金额中。
[BR]





[BR]核销类型: 
[BR]一、到款结算和付款结算
[BR]用于收到款项后勾销应收业务。应收单据指发票、其它应收单,收款单据指收款单,退款单,不包括预收单,收款单中既有手工录入的收款单也包括审核后的应收票据产生的收款单。用于付款后勾销应付业务。应付单据指发票、其它应付单,付款单据指付款单,退款单,不包括预付单,付款单中既有手工录入的付款单也包括审核后的应付票据产生的付款单。系统提供自动核销和手工核销两种核销方式,此类型的核销不用生成凭证。
[BR]注意:自动按钮时,系统将按时间先后根据单据余额进行自动勾对。即该往来单位所有未核销的发票、其它应收单与所有未核销的收款单、预收单、退款单核销。此时参与核销的收款单不仅包括到款结算中显示的收款单据,也包括预收冲应收中显示的预收单据,还包括所有过滤框中未列示的未核销收款单,参与自动核销的应收单则包括您录入的所有该往来单位未核销的应收单,不单是过滤框中列示的应收单。但已按存货数量、应收单号进行部分核销的往来单位不能再参与自动核销。由于在到款结算中,自动核销已核销了相应的预收单,同时由于应收冲应付及应收款转销的特殊性,故其它核算类型不提供自动核销处理。
[BR]二、预收款冲应收款和预付款冲应付款
[BR]是将预收、付单据和应收、付单据进行的核销。应收单据指发票、其它应收单;应付单据指发票、其他应付单;预收单据指预收单,为处理预收以后直接退款的情况,此处还显示未核销的退款单,不包括收款单。预付单据指预付单,为处理预付以后直接退款的情况,此处还显示未核销的退款单,不包括付款单。进行预收冲应收处理后,相应的凭证在凭证处理模块生成:
[BR]          借:预收账款                        借:预付账款
[BR]               贷: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BR]三、应收款冲应付款
[BR]是跨系统的单据核销,用于应收单据和应付单据的转销,可以是相同的往来单位之间的冲销,也可以是不同的往来单位之间的转销。应收单据指发票、其它应收单,应付单据指应付系统中未核销应付单据。应收系统和应付系统的应收冲应付效果是一样的。进行应收冲应付处理后,相应的凭证在凭证处理模块生成:
[BR]            借:应付账款
[BR]                    贷:应收账款
[BR]选择了核销类型“应收款冲应付款”后,弹出过滤框,用户可以选择需要核销的应收单据和应付单据:
[BR]
[BR]四、应收款转销和应付款转销
[BR]用于不同往来单位之间的应收、付款转移,应收单据指应收单(发票)和其他应收单,应付单据指应付单(发票)和其他应付单。选择待转销的单据,单击转销按钮,系统自动生成一张已审核的原客户的收、付款单,与发票或其它应收、付单进行核销,系统自动生成的收、付款单摘要中有“应收、付款转销”字样,该收、付款单不允许手工删除。同时系统还自动生成一张转销客户的其它应收、付单,该其它应收、付单摘要中有“应收、付款转销”字样以区别于手工录入的其它应收、付单,该其它应收、付单不允许手工删除。如果取消应收、付款转销,则相应生成的收、付款单与其它应收、付单自动删除。进行应收、付款转销处理后,相应的凭证在凭证处理模块生成,生成的凭证为:
[BR]       借:应收账款——转入单位               借:应付账款——转出单位
[BR]           贷:应收账款——转出单位                 贷:应付账款——转入单位
[BR]建议:当用户因失误录入应收款时单位录错了,可以用应收款转销将其纠正。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当应收、应付系统中所有业务的操作完成后(录入、审核、生成凭证及核销),可以进行“期末处理”。在应收、应付系统中选择“期末处理”,进入期末处理窗口。
[BR]
[BR]单击继续按钮,则系统自动进行期末处理,处理完毕,单击关闭按钮,则系统进入下一会计期间。如要修改上期记录,必须进行反结账处理,在上图所示窗口中,选择反结账,单击继续按钮,则系统自动进行反结账。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K/3财务系统(下)练习题
 
 
 
 
 
 
 
 
 
工资管理系统练习
 
[BR]目的:掌握工资管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及日常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BR]要求:①对工资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添加基础资料;
[BR]②设置工资项目、定义工资计算方法、录入工资数据进行工资计算
[BR]③计算个人所得税、分配工资费用
[BR]④查看各种工资报表,结账。
[BR]资料:
[BR]一、建立工资类别方案
[BR]类别名称:全体员工                               
[BR]是否多类别:否
[BR]币别:人民币
[BR]是否银行代发:是
[BR]是否代扣所得税:是
[BR]是否扣零:否
[BR]操作要点:
[BR]设置工资类别时应注意,单类别才能用于核算工资数据,而汇总类别主要用于汇总多个单类别的工资数据,且只能查看,不能进行工资数据的计算工作。因此,在建立独立的工资类别时,不要选择多类别。
[BR]二、系统维护
[BR]系统参数:要求结账与总账期间同步。
[BR]三、设置
[BR](一)导入或新增部门资料:




代码

名称


[BR]01

[BR]财务部


[BR]02

[BR]行政部


[BR]03

[BR]销售部(上级组)


[BR]03.01

[BR]销售一部


[BR]03.02

[BR]销售二部


[BR]04

[BR]生产部
[BR]操作要点:
[BR]1、如果用户已在总账系统中添加了部门资料,可从总账系统导入部门信息;
[BR]2、总账导入部门信息时,相同的部门信息只能引入一次,以后如想再引入相同的部门信息只能通过其它工资类别里进行引入。
[BR]3、部门信息一旦使用,不能进行修改操作。
[BR](二)导入并修改或新增职员资料:




代码

名称

职员类别

部门

个人账号


[BR]001

[BR]张华

[BR]管理人员

[BR]财务部

[BR]2712356487


[BR]002

[BR]李萍

[BR]管理人员

[BR]行政部

[BR]2712568435


[BR]003

[BR]王林

[BR]销售人员

[BR]销售一部

[BR]2713258741


[BR]004

[BR]赵立

[BR]销售人员

[BR]销售二部

[BR]2713856984


[BR]005

[BR]刘红

[BR]生产人员

[BR]生产部

[BR]2714521436


[BR]006

[BR]孙晴

[BR]生产管理人员

[BR]生产部

[BR]2713632541
[BR]操作要点:
[BR]1、设定职员资料时应注意,必须设定职员的部门、职员类别,否则无法进行工资费用分配,这两项是分配工资费用的依据。
[BR]2、已离职的职员资料不要直接删除,否则会影响相关历史数据的正确性。对于此类职员可通过变动处理中的人员变动选择“禁用离职人员”选项进行变动处理。
[BR]3、禁用后的职员如想恢复使用,可通过职员管理窗口中选择禁用按钮恢复职员的资料。
[BR](三)增加银行资料:




代码

名称

账号长度


1001

建行天河支行
vfhp tf gd isk fc tf

10
[BR]操作要点:
[BR]1、在设定银行资料时,应注意设定账号长度,不要把账号长度误认为企业在此银行的具体账号而录入。
[BR]2、此项一般只有银行代发工资的单位才必设定。
[BR]四、核算
[BR](一)工资项目设置:




项目名称

类型

位数

属性


[BR]职员代码

文字

 

其他


[BR]职员姓名

文字

 

其他


[BR]部门

文字

 

其他


[BR]基本工资adsg aauq

数值

2

增项


[BR]浮动工资iefc aauq

数值

2

增项


[BR]津贴ivmh

数值

2

增项


[BR]加班lk gyt

数值

2

增项


[BR]独补qtj puh

数值

2

增项


[BR]病假ugwn

数值

2

减项


[BR]事假gk wnhc

数值

2

减项


[BR]应发合计yid v wgyf

数值

2

增项


[BR]房租水电ynte iijn

数值

2

减项


[BR]代扣所得税wa rk rn tj tukq

数值

2

减项


[BR]医疗保险atub wkbw

数值

2

增项


[BR]养老保险udft wkbw

数值

2

增项


[BR]工会aawf

数值

2

减项


[BR]扣款合计rk fii wgyf

数值

2

减项


[BR]实发合计pud v wgyf

数值

2

增项


[BR]个人账号

文字

 

其他
[BR]操作要点:
[BR]1、新增工资项目时,如果在工资项目名称的下拉框中有我们需要增加的项目,必须从
[BR]下拉框中选择,系统会自动取有关信息进行显示,不需手工录入。(下拉框中工资项目资料主要来源于职员信息卡片)
[BR]2、设定工资计算公式时所需要用的工资项目,都必须预先在此设定,否则无法设置公式。
[BR]3、设置工资项目时,必须注意设定工资项目的类型,只有数值型的工资项目才能参与工资数据加减运算,文字型则的不能。
[BR](二)工资计算公式设置:
[BR]公式名称:全体员工(wgws)
[BR]应发合计=基本工资+浮动工资+津贴+加班+独补
[BR]扣款合计=病假+事假+房租水电+代扣所得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会
[BR]实发合计=应发合计-扣款合计
[BR]操作要点:
[BR]1、设定计算公式时请先点击“新增”按钮,出错时,可点击“编辑”按钮进行修改。一个计算方法中可设定多个运算公式;
[BR]2、设定公式时,项目框里的工资项目可通过双击鼠标左键进行选择,运算符号、条件语句只要单击运算符按钮即可;
[BR]3、利用条件语句设公式时,语句间的“···”符号要先删除,然后再设判断条件。
[BR]五、数据
[BR](一)设置工资数据输入过滤器
[BR]过滤器名称:全体员工 (wgws)
[BR]计算公式:全体员工
[BR]工资项目:全选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二)工资数据录入:




[BR]职员姓名

[BR]基本工资

[BR]浮动工资

[BR]津贴

[BR]加班

[BR]独补

[BR]病假

[BR]事假

[BR]房租水电

[BR]医疗保险

[BR]养老保险

[BR]工会


[BR]张华

[BR]1800

[BR]2000

[BR]600

[BR]400




[BR]800

[BR]36

[BR]90

[BR]9


[BR]李萍

[BR]1400

[BR]900

[BR]380

[BR]320

[BR]15



[BR]331

[BR]28

[BR]67.5

[BR]7


[BR]王林

[BR]1200

[BR]1100

[BR]360

[BR]410


[BR]90


[BR]500

[BR]24

[BR]62.5

[BR]6


[BR]赵立

[BR]900

[BR]670

[BR]240

[BR]320



[BR]380

[BR]228

[BR]18

[BR]36

[BR]4


[BR]刘红

[BR]1250

[BR]1000

[BR]250

[BR]480

[BR]15



[BR]250

[BR]30

[BR]75

[BR]7


[BR]孙睛

[BR]1500

[BR]1600

[BR]400


[BR]15



[BR]327

[BR]27

[BR]72.5

[BR]5
[BR] 
[BR]操作要点:
[BR]1、白色的单元格可直接录入,黄色单元格由系统自动计算,无需手工录入,也不允许直接修改数据;
[BR]2、录入整列相同数据时,可利用工具栏中“计算器”帮助录入,无需单个录入;
[BR]3、代扣税一项可先空出不录入数据,待个人所得税计算完成后,可从所得税计算表中引入。
[BR](三)利用“工资计算”功能计算工资。
[BR]注意:“工资计算”功能除了可对工资进行计算外,还可作工资数据复制的工作。当工资表中有一些诸如“基本工资”之类每期数值基本保持不变的项目数据时,在“工资计算”模块设置一个名为“固定项目”工资方案,把那些每期数值基本保持不变的工资项目选上,需要时复制到下一期,可减少下一期工资数据录入的工作量。但是此前要先设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空白工资公式,以便在工资方案里选其为计算公式。
[BR](四)个人所得税计算:
[BR]个人所得税初始化设置:




[BR]名 称

[BR]个人所得税计算


[BR]税率类别

[BR]含税级距税率


[BR]所得项目

[BR]应发工资


[BR]所得计算

[BR]应税所得=应发合计-独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BR]所得期间

[BR]2001-01


[BR]外币币别

[BR]人民币


[BR]基本扣除

[BR]1,260
[BR]将计算出的个人所得税引入工资修改模块当中的“代扣所得税”栏中,并保存。
[BR](五)工资费用分配:




[BR]分配名称

[BR]工资分配(aauq wvsg)


[BR]凭证字

[BR]记


[BR]摘要内容

[BR]分配工资费用wvsg aauq xjet

分配比例

100%


[BR]部门

职员类别

工资项目

费用科目

工资科目


[BR]行政部

[BR]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财务部

[BR]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销售一部

[BR]销售人员

[BR]应发合计

[BR]产品销售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销售二部

[BR]销售人员

[BR]应发合计

[BR]产品销售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生产部

[BR]生产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生产成本-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生产部

[BR]生产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制造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工资







[BR](六)福利费用分配:




[BR]分配名称

[BR]福利费分配(pytj xjm wvsg)


[BR]凭证字

[BR]记


[BR]摘要内容

[BR]计提职工福利费
[BR](yf rj bkaa pytj xjm)

分配比例

14%


部门

职员类别

工资项目

费用科目

工资科目


[BR]行政部

[BR]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财务部

[BR]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销售一部

[BR]销售人员

[BR]应发合计

[BR]产品销售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销售二部

[BR]销售人员

[BR]应发合计

[BR]产品销售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生产部

[BR]生产人员

[BR]应发合计

[BR]生产成本-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生产部

[BR]生产管理人员

[BR]应发合计

[BR]制造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BR]应付福利费
[BR] 
[BR]注意:如果应发合计里包括了福利费的,用户需在工资项目设置处另行定义一个诸如“福利计提基数”的工资项目,并在“公式设置”处定义它的计算公式,把福利费扣除出来,以此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基数。
[BR]六、变动
[BR]  练习将行政部张华转为销售一部。
[BR]七、查看各种工资报表
[BR]八、期末结账
[BR]操作要点:
[BR]一旦结账,上月工资数据将不能再修改,如需修改,可通过点击“数据”模块中“期末结账”找到反结账选项,进行反结账。反结账的操作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
[BR]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练习
 
[BR]目的: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及常用操作功能
[BR]要求:①对固定资产系统进行初始化;
[BR]         ②完成固定资产新增、减少及其他变动等的日常操作,查看各种账表;
[BR]③期末计提折旧,进行固定资产子系统与总账系统的对账并结账。
[BR]资料:
[BR] 
[BR]一、系统维护
[BR]系统参数设置:①与总账系统相连;
[BR]②允许改变基础资料编码。
[BR]操作要点:
[BR]固定资产系统可与总账相连使用,也可独立作为设备管理使用。因此,如果固定资产系统与总账相连使用时,一般建议不要选“不提折旧”、“不生成凭证”这两个选项。
[BR]二、基础资料
[BR](一)变动方式类别增加





代码

方式名称

凭证字

摘要

对方科目


002.004

报废
rbyn



报废固定资产
rbyn ldpg

固定资产清理
[BR] 
[BR]操作要点:
[BR]1、如果要求系统对固定资产变动业务自动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就必需在固定资产变动方式设置窗口中的“对方科目代码”对话框中输入对方科目代码。同时选择该类业务凭证相应的凭证字、录入摘要内容和核算项目。
[BR]2、已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动方式不能删除。
[BR](二)卡片类别管理




代码

名称

使用年限

净残值率

计量单位

[BR]预设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科目

累计折旧科目

卡片编码规则

是否计提折旧


[BR]001

[BR]房屋及建筑物
[BR]ynng ey
[BR]vfta tr

50

[BR]5%

[BR]幢
[BR]mhu

[BR]动态平
[BR]均法

[BR]161

[BR]165

[BR]FW-

[BR]不管使用状态如何一定提折旧


[BR]002

[BR]交通
[BR]工具
[BR]uqce aahw

10

[BR]3%

[BR]辆
[BR]lgm

[BR]工作量法

[BR]161

[BR]165

[BR]JT-

[BR]由使用状态决定是否提折旧


[BR]003

[BR]生产
[BR]设备
[BR]tgut ymtl

10

[BR]3%

[BR]台
[BR]ck

[BR]双倍余额递减法

[BR]161

[BR]165

[BR]SC-

[BR]由使用状态决定是否提折旧


[BR]004

[BR]办公
[BR]设备
[BR]lwwc ymgl

5

[BR]5%


[BR]平均年
[BR]限法

[BR]161

[BR]165

[BR]BG-

[BR]由使用状态决定是否提折旧
[BR](三)存放地点




代码

名称


[BR]01

[BR]车间(lguj)


[BR]02

[BR]办公室(lwwc)


[BR]03

[BR]车库(lg ylk)
[BR]三、初始数据录入




[BR]资产编码

[BR]FW-001

[BR]JT-001

[BR]SC-001


[BR]名称

[BR]办公楼(lwwc sov)

[BR]小汔车(ih itn lg)

[BR]车床(lg ysi)


[BR]类别

[BR]房屋及建筑物

[BR]交通工具

[BR]生产设备


[BR]计量单位

[BR]幢

[BR]辆

[BR]台


[BR]数量

[BR]1

[BR]1

[BR]2


[BR]变动日期

[BR]1986.8.30

[BR]1995.5.7

[BR]1993.12.5


[BR]存放地点


[BR]车库

[BR]车间


[BR]经济用途

[BR]经营用

[BR]经营用

[BR]经营用


[BR]使用状态

[BR]正常使用

[BR]正常使用

[BR]正常使用


[BR]变动方式

[BR]自建

[BR]购入

[BR]购入


[BR]使用部门

[BR]行政部

[BR]销售一部、销售二部(费用比例各50%)

[BR]生产部


[BR]折旧费用科目

[BR]管理费用-折旧费

[BR]产品销售费用-折旧费

[BR]制造费用-折旧费


[BR]币别

[BR]人民币

[BR]人民币

[BR]人民币


[BR]原币金额

[BR]1,000,000

[BR]400,000

[BR]600,000


[BR]购进累计折旧

[BR]无

[BR]无

[BR]无


[BR]开始使用日期

[BR]1986.9.1

[BR]1995.6.1

[BR]1994.1.1


[BR]已使用期间

[BR]180

[BR]工作总量:30万公里,已使用18万公里

[BR]80


[BR]累计折旧金额

[BR]280,000

[BR]220,000

[BR]400,000


[BR]折旧方法

[BR]动态平均法

[BR]工作量法(计量单位:公里)

[BR]双倍余额递减法
[BR] 
[BR]操作要点:
[BR]1、入账日期只能是初始化期间以前的日期;
[BR]2、变动方式选择取得固定资产的方式。
[BR]3、设置部门、折旧费用科目时必须保证部门、科目、核算项目对应的一致性,因为折旧凭证中的科目、核算项目信息就是从此获得的,因此必须对应设定完整,否则系统无法自动计提折旧。
[BR]4、购进原值指的是取得固定资产的价值。
[BR]5、购进累计折旧指的是取得固定资产前已存在的累计折旧值。
[BR]6、累计折旧指的是从取得固定资产到系统启用期间为止,固定资产本单位已计提的累计
[BR]折旧额。
[BR]7、预计使用期间数录入时,注意把预计使用年限折算为月份数后,再进行录入。
[BR]四、结束初始化
[BR]       一旦结束初始化操作,则固定资产初始数据将不能再修改,如确需修改的须反初始化,其具体操作方法为,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点击“工具”菜单,选择当中的“反初始化”选项。
[BR] 
[BR]五、日常业务处理
[BR](一)新增固定资产:




[BR]资产编码

[BR]BG-001


[BR]名称

[BR]电脑(jney)


[BR]类别

[BR]办公设备


[BR]计量单位

[BR]台


[BR]数量

[BR]3


[BR]变动日期

[BR]2001.1.15


[BR]存放地点

[BR]办公室


[BR]经济用途

[BR]经营用


[BR]使用状态

[BR]正常使用


[BR]变动方式

[BR]购入


[BR]使用部门

[BR]财务部


[BR]折旧费用科目

[BR]管理费用-折旧费


[BR]币别

[BR]人民币


[BR]原币金额

[BR]24,000


[BR]购进累计折旧

[BR]无


[BR]开始使用日期

[BR]2001.1.20


[BR]已使用期间

[BR]0


[BR]累计折旧金额

[BR]0


[BR]折旧方法

[BR]平均年限法(第一种)
[BR]操作要点:
[BR]1、在新增卡片时,入账日期只能是当前或以后期间的时间。
[BR]2、如当期新增的固定资产是全新的固定资产,在“原值与折旧”卡片中的“购进累计折旧”无需录入,该项目指的是固定资产在购入前已存在的累计折旧。
[BR]3、在录入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时,可通过选择“新增复制”选项复制卡片信息。
[BR](二)减少固定资产:
[BR]将SC-001固定资产卡片中的一台车床报废。




清理日期

清理数量

清理费用

残值收入

变动方式


2001.1.20

1

500

4,500

报废
[BR]注:清理费用以现金支付;残值收入存入建行。
[BR] 
[BR]操作要点:
[BR]1、进行清理操作后,所产生的变动记录是不能直接通过“删除”按钮进行删除操作,只
[BR]能重新点击“清理”按钮进入清理界面,选择“删除”才能进行删除操作;
[BR]2、卡片清理后,该固定资产的价值将为零,并且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消失;
[BR]3、多数量的卡片作部分数量减少时只清理了一张卡片中的部分数量,不会影响其余固定资
[BR]产。
[BR](三)固定资产其他变动:
[BR]将JT-001固定资产卡片中小汔车的使用部门由销售部转为行政部,折旧费用科目也由“产品销售费用-折旧费”转为“管理费用-折旧费”。
[BR]操作要点:
[BR]1、同一张固定资产卡片每期只能做一次变动,如当期确需要多次调整,可合并成一次处理,同时做多个项目变动;
[BR]2、不涉及金额的增减调整(如原值调整、累计折旧调整等)的固定资产变动,无需生成凭证。
[BR](四)利用“凭证管理”功能制作增加、减少固定资产的记账凭证。
[BR]操作要点:
[BR]1、生成记账凭证时,如果“变动方式”中预设的对方科目等信息不全,则系统会提示是否手工调整,选择“是”可打开凭证进行修改保存即可;
[BR]2、固定资产系统所生成的记账凭证会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
[BR](五)查看固定资产清单等各种账表。
[BR]操作要点:
[BR]1、设定查询方案时,期间选择“初始期间”表示只查看初始数据;
[BR]2、方案设置的报表项目卡片里,可设定要显示或不显示的固定资产报表项目,并对固定资产按一定方式小计、汇总,但汇总前必须先设排序方式。
[BR]六、期末处理
[BR]1、  输入本月工作量2000公里。
[BR]2、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R]3、  利用“自动对账”功能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总账系统的对账。
[BR]4、  期末结账。
[BR]操作要点:
[BR]1、  一旦结账,对于已结账会计期间的业务将不能再进行修改和删除。
[BR]2、  如需对已结账期间业务进行修改,可通过按住<Shift>键,单击“期末结账”图标,选择“反结账”功能,反悔到上一期进行数据修改。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收款管理系统
 
[BR]目的:掌握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及日常发生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
[BR]要求:①对应收款系统进行正确的初始化设置,录入初始数据;
[BR]②对日常发生的各种赊销等欠款业务、收款业务进行处理;
[BR]③对发生坏账、坏账收回等特殊业务进行处理;
[BR]④进行往来业务核销,查看各种账表,期末结账。
[BR]资料:
[BR] 
[BR]一、系统维护
[BR]1、系统设置:
[BR]坏账计提方法:备抵法当中的应收账款百分比法
[BR]坏账损失科目: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BR]坏账准备科目:坏账准备
[BR]计提坏账科目:应收账款                  计提比例:0.5%
[BR]2、其他参数:
[BR]单据审核人与制单人可同为一人。
[BR]二、初始数据录入




客户
职员

单据
类型

日期

部门

业务员

事由

往来科目

发生额

商品

数量

单价

应收日期


长城

[BR]销售发票
[BR]应收单

[BR]2000.6.23
[BR]2000.9.12

[BR]销售一部
[BR]销售二部

[BR]王林
[BR]赵立

[BR]销售
[BR]借款

[BR]应收账款
[BR]应收账款

[BR]52,650
[BR]35,000

[BR]A产品
[BR]B产品

[BR]50
[BR]100

[BR]500
[BR]200

[BR]20011.5
[BR]2001.2.1


宏基

[BR]销售发票
[BR]商业承兑汇票

[BR]1997.9.25
[BR]签发日
[BR]2000.12.9

[BR]销售二部
[BR]票号
[BR]001

[BR]赵立

[BR]赊销
[BR]销售

[BR]应收账款

[BR]50,000
[BR]20,000

[BR]A产品
[BR]B产品

[BR]100

[BR]500

[BR]2001.1.15
[BR]到期
[BR]2001.3.9


张华

[BR]应收单

[BR]2000.12.8



[BR]职员借款

[BR]其他应收款

[BR]5,000




[BR]2001.1.8


天达

[BR]期初坏账

[BR]1998.7.2

[BR]销售一部

[BR]王林

[BR]逾期未还


[BR]5,000




[BR]操作要点:
[BR]1、要填好应收款余额的明细框,它提供了余额的分段录入,在统计账龄时,系统将按录入的应收日期来统计应收款金额的账龄,使账龄计算更精确。
[BR]2、通过发票录入初始数据时,可通过单击“商品”按钮选择调出销售商品明细表录入销售时详细的商品信息,或隐藏销售商品明细表省略录入销售商品信息的工作。
[BR]3、发生额后面的“本年”复选框,它将影响对本年发生额统计正确性。
[BR]4、录入初始数据时,要注意设定往来科目的借贷方向,否则在应收款数据传递到总账时数据会不正确。
[BR]5、初始数据录入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多张发票汇总输入,也可按每一张发票进行明细录入,汇总录入时,相同收款时间的金额可汇总反映在收款明细中,这样可以减少初始数据录入的工作量,但以后将不能按照单据进行初]始化业务跟踪管理。
[BR]6、如果录入初始数据时,出现发生额小于应收款余额时,可通过拆分数据的方式,把此数据拆分分两笔业务录入。拆分方法是首先把上年余额拆分出来,当作一笔业务录入,录入时,发生额的本年选项不要选择,然后把拆分出来的余额输入发生额和应收款余额项目中;其次,再把本年的发生额部分当作另一笔业务输入,不同的是此笔业务必须把发生额中的本年选项选中,以此反映出本年发生额数。
[BR]三、结束初始化
[BR]操作要点:
[BR]1、如果总账系统未录入应收款初始数据,并且未初结束初始化的,可在应收系统结束初始化之前,通过“转余额”的按钮将应收款的初始数据传递过去;
[BR]2、一旦结束初始化工作,所有初始数据将不能再修改,确需修改的,单击“工具”菜单的“反初始化”选项,即可回到初始化状态。进行反初始化时,系统会自动进行以下操作:①所有业务单据取消审核②所有业务单据取消核销及取消坏账处理③所生成凭证全部删除④应收票据背书等处理全部取消,因此在进行反初始化时应谨慎处理;
[BR]1、  结束初始化后,销售系统中先于应收系统结束初始化之前录入的发票将不能传递到应收系统,因此应收系统必须先于或与销售系统同时结束初始化。
[BR]四、日常业务处理
[BR](一)练习各种单据的制作
[BR]1、5日,销售一部王林赊销一批A产品给天达公司,数量100件,不含税单价200元/件,增值税率17%,发票号256430,预计收款日期1月15日。
[BR]2、10日,销售二部赵六赊销一批产品给长海公司,其中A产品数量50件,不含税单价250元/件,B产品数量100件,不含税单价500元,增值税率17%,发票号325641,计划1月20日收回货款。
[BR]3、15日,职员李萍因私向公司借款5000元,预计2月15日归还。
[BR]4、20日,收到长城实业签发并承兑的一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抵销应收账款,到期日4月20日,票面金额50,000元。票据编号002
[BR]5、9日,将上年12月9日宏基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拿去建行贴现,贴现率3%,手续费10元。结算科目“银行存款-建行”。
[BR]6、15日,收到天达公司本月5日所欠货款,结算方式支票,部门销售一部。(按应收单号生成收款单)
[BR]7、20日,收到长海公司还来前欠货款70,000元。结算方式电汇,部门销售二部。
[BR]8、25日,职员张华还来上年个人借款5000元。
[BR]9、26日,销售一部王林收回天达公司初始坏账5,000元当中的3,000元。结算方式为现金。
[BR]注意:
[BR]如果用户购买了销售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所录入的发票在本系统中只可查看,不能对其进行审核、生成凭证等操作,但可以修改发票的收款计划。无论该发票在销售管理系统中是否进行了审核或制证,如发票在应收系统进行了核销处理后,将不能修改。
[BR](二)将以上各种单据通过“凭证处理”功能生成记账凭证。
[BR]注意:各种单据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生成凭证!
[BR](三)坏账处理。
[BR]1、31日,将宏基公司逾期未还,且明显无法收回的前欠货款50,000元中的10,000列为坏账。填制坏账损失处理单并制作凭证。
[BR]2、26日,收回天达公司期初坏账中的3,000元。填制坏账收回单并制作凭证。
[BR]注意:
[BR]坏账损失、坏账收回、坏账准备的记账凭证都不在“凭证处理”模块中生成,而在坏账处理模块生成。
[BR](四)计提当年坏账准备。
[BR]注意:
[BR]坏账准备只能一年计提一次,如年中计提了坏账准备,则年末将不能再计提。如要取消计提的坏账准备,只需删除坏账准备的计提凭证即可。
[BR] 
[BR](五)核销往来业务。
[BR] 
[BR](六)查看往来对账单及账龄分析表等有关账表。
[BR]操作要点:
[BR]1、要注意区别本位币与综合本位币,如果选择本位币,则输出的汇总表只是本位币的原币发生额,它不包括外币折合的本位币数额。
[BR]2、查看账龄分析表时,如要设定账龄分组,只须通过在“天数”栏目中直接修改,标题栏目中的信息也会相应更改。
[BR]五、期末结账
[BR]操作要点:
[BR]1、进行期末结账时,必须注意要确保本期应收款业务已处理完毕并数据正确无误,否则一旦结账上期的有关数据将不能再进行修改。如要修改上期记录,必须进行反结账处理;
[BR]2、反结账的操作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应收票据内容详解:
[BR]1.票据类型:单击票据类型后的箭头,选取票据的类型,票据类型在类型维护中进行设置。
[BR]2.票据编号:指票据的号码,票据编号必须唯一。系统根据该号码与现金管理系统的票据进行一一对应。初始化时,应收系统的票据与现金管理系统的票据分别录入,初始化结束后,则可以互相传递。
[BR]2.币别:单击币别对话框后的向下箭头,即可进行币别的选取。
[BR]4.汇率:系统自动弹出相应币别的默认汇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BR]5.票据金额、票据利率:录入应收票据的单据面值、及票据利率。
[BR]6.到期值、到期利率:票据到期时的面值、利率。
[BR]7.签发日期、到期日期、付款期限:录入票据签发日期、到期日期后,系统能自动计算出付款期限,付款期限以天表示。
[BR]8.承兑人:一般是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录入承兑银行名称。
[BR]9.出票人:录入出票人的名称,可直接录入也可按工具条〈代码〉按钮或F7查询获取。
[BR]10.付款人:录入实际付款单位的名称。
[BR]11.出票地、付款地:录入相应的地点名称,非必录项目。
[BR]12.可撤销应收票据的标记:在可撤销字样的前面的白色方框中单击,即作上了可撤消标记。
[BR]13.制单人和审核人:由系统自动生成。
[BR]三、期初坏账:期初已发生坏账已经退出了应收系统的往来核算,但为了对期初坏账在以后期间又收回的往来账款进行管理,您可以在此处录入期初坏账。本案例无坏账。
[BR]注意:如果用户确信初始数据录入正确,可以回到初始余额录入窗口,单击“转余额”按钮,则可以把相应的期初往来数据资料传递至总账系统,但如果总账系统已经结束了初始化,则不允许转入。
[BR]





[BR]应付模块初始数据录入: 
[BR]    应付系统的初始数据录入比应收系统少了“期初坏账”一项,共有“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两种。而“应付账款”中又有“采购发票”、“采购增值税发票”、“应付单”和“预付单”四种单据。其操作和单据中内容可以参照应收模块。
[BR]案例:由总账得知应付款项,蓝天布料厂2003年3月初欠款余额14000元,为今年2月8日发生。
[BR]
[BR]





[BR]启用系统: 
[BR]当所有初始数据录入完毕后,单击应收、付系统主界面中的“结束初始化”,初始化工作即告完成,利用“反初始化”您可以重新返回到初始化状态。初始化工作结束后,系统进入日常处理状态。
[BR]二个重要提示:
[BR]一.              初始化数据关系到整个系统以后运作的正确与否,且是一次性工作,因而,希望认真对待,谨慎确认。
[BR]二.              初始数据是一个重要的数据,是您摆脱手工,迈向信息化管理的标志。为了慎重,您最好在关闭初始化前对初始数据进行备份。以便存档、查询和将来作他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固定资产系统其他功能(F2-2-2)
[BR]除固定资产的增加、清理和变动外,固定资产系统还有生成凭证、自动计算折旧额等其他功能,本节重点讲述了这些功能的操作。
[BR]





[BR]固定资产凭证管理: 
[BR]凭证管理模块主要是根据固定资产增加、变动、减少等业务处理产生凭证和对凭证进行有效管理。在固定资产系统的主窗口“业务处理”子模块中双击“凭证管理”通过过滤条件就可进入凭证管理界面。
[BR]
[BR]选择要生成凭证的业务记录,在上图“编辑”中选择‘按单生成凭证’,出现生成凭证向导对话框:
[BR]
[BR]单击‘开始’,产生记账凭证,如果预设的科目不全,系统会弹出凭证,修改后保存即可。如果一张支票对应多个固定资产卡片,可以选择‘汇总生成凭证’,这样,你选择的多个变动记录就合并生成了一张凭证。
[BR]





[BR]计提折旧: 
[BR]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业务,金蝶财务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完全计提折旧费用的功能,能够实现自动计提固定资产本期折旧,并将折旧分别计入有关费用科目,自动生成计提折旧的转账凭证并传送到账务系统中去。在固定资产系统的主窗口中选取“期末处理”中的“计提折旧”功能子模块,双击,系统将按步骤引导用户完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全部操作。先单击‘计提折旧’,系统提示进入折旧操作;然后输入凭证摘要和凭证字;单击“计提折旧”键系统进入正式提取折旧工作;如果本期已经计提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系统会作出“是否要重新计算折旧”的提示。
[BR]
[BR]





[BR]期末结账:注意:在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中,如果有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则应在计提折旧费用之前输入其本期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本案例的工作量法汽车是当期才购入的,当月不提折旧。)
[BR]注意:金蝶固定资产系统产生的折旧凭证可以与金蝶账务及成本系统无缝连接,费用可按车间及部门自动传到成本计算单中。因此,集成使用金蝶软件,会使你工作变得更轻松。
[BR]





[BR]期末结账: 
[BR]    期末结账功能是指对当前会计期间的业务进行结转到下一期间,也可以对最近已结账会计期间的业务进行反结账。结账还指将固定资产的有关账务处理如折旧或变动等信息转入已结账状态,已结账的业务不能再行修改和删除。反结账则是指当发现已结账信息有误时对已结账信息进行逆转操作,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在固定资产系统的主窗口中选取“期末处理”功能子模块,双击“期末结账”,即可进行期末结账操作。系统会自动完成结账过程,单击“确定”完成结账操作,会计期间会自动转入下期。
[BR]按住“shift”键,双击“期末结账”,选择“反结账”功能选项,系统会自动完成反结账过程,单击“确定”后会计期间会自动转回上期。
[BR]





[BR]统计报表和管理报表:
[BR]所有业务都正确处理完毕之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查看、查询报表了。
[BR]注意:在固定资产系统中金蝶软件提供了大量的报表,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适当的过滤条件,进行不同方位的查询。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F3)
[BR]应收、应付款的范畴:
[BR]这里的应收、应付款并不简单地等于财务会计上的“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两个科目的含义和范畴,而是广义的。
[BR]应收款指企业的一切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BR]应付款指企业的一切债权,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
[BR]





[BR]应收应付操作处理流程总图 
[BR]





启用系统
 





初始数据录入
 





基本参数设置
 





系统设置
                                                           
[BR]                                       
[BR]





业务分析
 





业务报表
 





坏账处理
 





业务处理
                                                           
[BR]                                       
[BR]





期末处理
  
[BR]应收应付系统操作处理流程总图
[BR]说明:应付系统与应收一致,只是去掉其中的“坏账处理“即可。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第三篇  第一章:系统初始化(F3-1)
[BR]应收、应付系统既能同总账系统等其它系统联合使用,又可单独用于企业对其应收款进行管理。本系统能对企业的应收、应付款项(包括应收、应付款,其它应收、付款和应收、应付票据等)进行全面的核算,管理,分析,预测,决策。应收系统和应付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基本一致,初始化工作是对应收、应付系统中重要的参数进行设置,并录入所有需要通过应收、应付系统进行核算的往来业务的启用期初数据。
[BR]





[BR]本章的目的 
[BR]当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将能够做以下事情:
[BR]l         掌握应收、应付系统初始化的流程
[BR]l         了解各参数设置的含义
[BR]l         掌握具体初始数据的操作
[BR]l         了解初始化设置的技巧
[BR]   
[BR]





[BR]应收应付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BR]





启用系统
 





初始数据录入
 





基本参数设置
 





系统设置
                                                           
[BR]                                       
[BR]                        应收、应付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第一节:系统设置(F3-1-1)
[BR]系统参数主要是用来设置应收、应付系统的启用期间、用户的名称及其它有关信息,以及选择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选择要计提坏账准备的科目等,是应收、应付账管理上最基础的参数,尤为重要。
[BR]





[BR]应收模块系统参数设置: 
[BR]应收模块的系统参数分“基本信息”、“坏账计提方法”和“其他参数”三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是将一些公司的基本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此可以设置应收账管理系统的启用期间。假设海天公司应收系统为2003年3月启用:
[BR]注意:初次使用应收系统可以不与总账同步。启用后,当前年份与当前会计期间则随着结账而自动更新。
[BR]
[BR]第二部分“坏账计提方法”:主要功能是设置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系统会自动根据设置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并产生相应的凭证。其设置共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直接转销法,则只需要设置坏账损失科目代码(也即费用科目代码,一般为管理费用)即可,其他不用设置。产生坏账损失或坏账收回时,系统自动根据该科目产生凭证。
[BR]
[BR]另一种采用备抵法,系统提供了三种方法。选择“销货百分比法”,则必须输入销售收入科目代码,坏账损失百分比,系统根据您输入的销售收入科目的余额*坏账损失百分比计算出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选择“账龄分析法”,则此时不用输入计提比例,在计提坏账准备时,系统会估计坏账损失,系统根据应收账款余额及您输入的坏账损失百分比计算出计提的坏账准备;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则根据输入的往来会计科目及相应计提比率计算坏账准备。在此窗口,不管采用哪种计提方法,您都必须输入坏账损失科目,即发生坏账损失时对应的会计科目,一般为期间费用科目。坏账准备科目即计提坏账时的会计科目。假设海天公司使用的是“应收款百分比法”,其计提坏账的科目是“应收账款”,计提百分比为0.25%。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